• 首页
  • 一分钟赛车微信群公众号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一分钟赛车微信群公众号 > 新闻动态 > 1988年菲国总统叫嚣离南海很近,邓小平狠话应答,让对方后背发凉

    1988年菲国总统叫嚣离南海很近,邓小平狠话应答,让对方后背发凉

    发布日期:2025-04-13 17:14    点击次数:69

    20世纪后半段,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经历了两次关键性的战略调整。

    1972年,中美两国开始破冰对话,逐步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到了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开创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国家实力不断增强,逐步走向繁荣昌盛。

    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航人,他的贡献对国家的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大家眼里,小平同志最拿手的就是搞经济,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在军事上同样以果断强硬著称,丝毫不逊色于他在经济领域的成就。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国军队与越南展开了持续十年的军事对抗,成功遏制了越南企图控制东南亚地区的扩张计划。

    针对南海争端,我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展开了多轮外交互动,始终坚定捍卫对南海诸岛的合法权益。

    1988年,菲律宾时任总统阿基诺夫人来中国访问,邓小平同志和她针对南海问题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对话。

    阿基诺夫人那时声称,由于这些岛屿距离菲律宾较近,因此理应归属菲律宾所有,以此来支持菲律宾对南海岛礁的主权要求。

    邓小平同志随即以犀利的语气回应道:“要是单论地理位置,菲律宾不也挨着中国很近吗?”

    这句简单的话语表面平静,实则暗藏锋芒,令阿基诺夫人一时之间乱了方寸。

    阿基诺夫人此次来中国有什么目的?那时候中国和菲律宾的互动状况怎样?她这次来访会给两国关系带来哪些变化?

    一、阿基诺夫人上任,来中国“走亲戚”

    阿基诺夫人原名玛利亚·科拉松·科明昂科,祖上是华人,1933年出生在菲律宾,她是中国商人许尚志的第四代后人。

    许尚志来自福建,19世纪中叶他出海闯荡,最终在菲律宾的吕宋岛落脚做生意。

    许尚志一家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了一个多世纪,他们在吕宋地区不断壮大,通过橡胶园生意积累财富,最终成为菲律宾商界举足轻重的大家族。

    许家从经商起家,逐渐积累了大量资本和人脉。到了第二代,家族成员开始涉足政坛。等到玛利亚这一辈,许家已有五六位代表在菲律宾国会任职,成为影响国家政策走向的重要力量。

    1954年,玛利亚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菲律宾政治家贝尼尼奥·阿基诺,从此人们都称呼她为“阿基诺夫人”。在丈夫从政的岁月里,她始终默默支持,陪伴左右。

    贝尼奥·阿基诺出身政治世家,年轻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代步入政坛,成为菲律宾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和省长。

    阿基诺曾经和马科斯竞争总统宝座,这让马科斯对他恨之入骨,把他当成了心头大患。

    马科斯曾是亚洲地区名声最差的政治强人,从1965年开始掌权,用铁腕手段控制了菲律宾长达20年之久,期间他疯狂敛财,搜刮了难以计数的巨额资产。

    贝尼尼奥·阿基诺不断鼓动反对派对抗马科斯政权,他自己也因政治迫害被关进监狱,甚至一度面临死刑判决。

    1980年,贝尼尼奥.阿基诺离开祖国,前往美国避难,开启了长达数年的海外漂泊生涯。

    1983年菲律宾大选前夕,贝尼尼奥·阿基诺高调返回祖国竞选总统,却在机场遭遇暗杀,当场身亡。这一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起巨大震动。

    阿基诺的葬礼由他的妻子和支持者们隆重举行,之后她挺身而出,领导了反对马科斯的运动,成为了菲律宾反抗阵营的象征性人物。

    贝尼尼奥·阿基诺的去世让菲律宾的政界和商界都开始疏远马科斯,美国方面也对他表示强烈不满。与此同时,菲律宾国内的反对马科斯的运动声势越来越大,最终阿基诺夫人被推选为新的政治领袖。

    这一事件引发菲律宾民众大规模抗议,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涌上街头示威,甚至包围了总统府。最终,马科斯被迫乘坐直升机逃离马尼拉,政权更迭后,阿基诺夫人接任菲律宾总统职位。

    全球各大媒体纷纷聚焦菲律宾选举,中国的观众和读者也通过各类新闻渠道认识了这位有着华裔背景的菲律宾女性政治人物。

    阿基诺夫人拥有华人血统,她的当选让东南亚的华人群体感到欢欣鼓舞。中国方面也期待借助她的影响力,推动中菲两国关系迈向新的高度。

    二、和小平同志聊南海,阿基诺夫人感慨不已

    1988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应中方邀请,携女儿来到中国。她首先来到福建寻根祭祖,随后在北京与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进行了会面。

    阿基诺夫人来北京与邓小平会面,她这次访问主要有两个目的:

    首先,推动中菲贸易发展,重点在于扩大中国对菲律宾水果及农产品的采购规模。

    其次,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希望就南海争议与中国方面进行沟通和讨论。

    那时,菲律宾擅自占据了中国南海的部分岛屿,中国政府对此提出强烈反对,并派遣了渔民、海上执法船和军舰在相关海域进行例行巡查。

    中国在南海的领土权利有着坚实的历史依据,最早记录这片海域的地图均出自中国之手。千百年来,中国渔民一直在这片海域进行渔业活动。

    在二战前后的那段时间里,东南亚各国对南海九段线的存在都表示认同,普遍认可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中国。

    冷战结束后,由于中国在海上防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周边一些国家趁机抢占了不少南海的岛屿和礁石。

    冷战快结束时,中国察觉到邻国频繁越界,便公开宣示领土归属,为此还在南海区域与周边国家多次发生海上冲突。

    阿基诺女士与小平同志会面时,试图说服中国"维持现状"。她提到,南海的三个主要群岛,已经被东南亚国家占据了九成,中国要想重新收回,难度很大,除非动用武力。

    南海这片海域从1970年代开始就探明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成为周边国家的能源命脉。对于菲律宾来说,这块资源丰富的海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他们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对这片区域的控制权。

    阿基诺夫人表示:"菲律宾周边的岛屿距离我们国家很近,最近的只有100海里,而距离中国大陆却相当遥远,大约有六七百海里。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提出的主张似乎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邓小平同志吸了一口烟,笑着回应:“光看地图的话,菲律宾跟咱们中国也挨得挺近的嘛。”

    听到这番话,翻译人员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当他将小平同志的言论用英语转述给阿基诺夫人时,这位女总统同样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仿佛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所笼罩。

    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戳穿了阿基诺夫人的荒谬论调,要是挨得近的地盘都算自己的,那全世界还不乱成一锅粥?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强权主义吗?

    阿基诺女士立即澄清,她并非要质疑中国在南海的权益,只是期待双方基于当前实际情况,能够平心静气地协商此事。

    邓小平同志曾提到:“去年你们的副总统劳雷尔先生到访中国时,我们讨论过南海问题。我明确告诉他,南海属于中国,这一点不容置疑。不过,考虑到历史背景,我们愿意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不希望它影响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表示:"我们期待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阿基诺夫人回想起小平同志的那番话,心中颇有感触。

    三、南沙海战震慑南海,菲律宾收敛不少

    阿基诺夫人此行,在中菲关系上留下了深刻印记。那个年代,国际局势正处在转折点,菲律宾方面也积极寻求与中国重新建立联系。

    邓小平的讲话向菲律宾传递了双重信息:一方面表明中国愿意保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也提醒对方不要采取任何冒险行为。

    阿基诺夫人领会了邓小平的意图,表示会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保持对话,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了新世纪。

    马科斯执政期间,中菲两国关系陷入低谷,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菲律宾政府坚决反共,在国内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就连阿基诺夫人的丈夫也被当作共产党分子遭到逮捕。

    马科斯同意美军驻扎国内,将其作为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堡垒。

    与此同时,马科斯在南海大肆进行资源开发,并派遣军队驱逐中国渔民。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严正抗议。然而,马科斯仗着有美国支持,始终无所顾忌,对中国的反对置若罔闻。

    在阿基诺夫人来中国访问后,两国之间的紧张气氛有所缓解。不过,由于国内形势的制约,她并没有完全扭转中菲关系的局面。

    1988年,阿基诺夫人即将访华之际,南沙群岛爆发了一场海上冲突,这场战役在东南亚引起轰动,也让菲律宾见识到了中国的实力。

    1988年3月14日,中越双方在南沙群岛的赤瓜礁附近爆发了一场激烈海战。中国派出三艘护卫舰参战,成功击沉了越南两艘战舰,另有一艘越南军舰遭受重创。这场战斗中,越南方面损失惨重,数百名士兵伤亡。

    在这次海上对抗中,我军毫发无损,不仅舰艇完好无损,而且仅有一名战士受了轻伤。

    那场南沙冲突引发了不少讨论,周边国家盯着他们非法占据的南海岛屿,私下里议论纷纷。

    越南原本计划拉拢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试图联合起来渲染中国在南海地区构成的所谓安全风险。

    那场海上的冲突刚平息,菲律宾的领导人阿基诺夫人就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经过一番深入交流,明白了中国的态度后,菲律宾就主动远离了那些针对中国的敌对行为。

    上世纪80年代末,菲律宾仍在独自开采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没有与中国就"联合开发"方案展开实质性的合作。

    中国提出的"合作开发、暂时搁置分歧"的建议,菲律宾方面并未马上接受。不过在阿基诺夫人主政期间,两国关系还是逐步回暖,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当年邓公与阿基诺夫人的那次对话,后来在互联网上持续传播,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

    "菲律宾就在中国附近",这句话与邓小平当年对撒切尔夫人说的"我们中国人虽然不富裕,但真要动起手来,没人怕死"并称,都是邓小平的经典硬气表态。

    这些言辞虽然朴实无华,但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层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同时也为外部势力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在南海诸岛也牢牢掌控了局势,这离不开邓小平同志坚定果敢的领导风格。老一辈革命家展现出的政治远见和外交策略,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商学野

    参考内容:

    《菲律宾首位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的传奇人生》

    《中菲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无名氏

    #百家说史品书季#



    相关资讯